过了得有五六分钟,他车子上的海货都卸完了,

    赵明才有了回复,

    “哥们,已经在路上了,一会儿去哪儿找你?”

    “冬哥,货卸完了,你有事先忙去吧。”

    “好嘞,小军、程子,谢谢啦!”

    何冬赶紧回复了一条语音,

    “我在码头呢,待会儿去路口等你!”

    匆匆驾着电三轮离开。

    他先回了一趟家,把冻好的海参拿来,

    然后在进出码头的大路边上,安然等待起来。

    半个钟头后,一辆白色的牧马人轰隆隆开过来,

    停在了何冬旁边,

    “嗨,哥们,久等了!”

    赵明从车窗里探出脑袋,大声招呼到。

    “我也刚到一会儿,里面车不好调头,

    你把车停这里吧!”

    何冬乐呵呵地,把自己的三轮车往前挪了挪,

    腾出一个宽敞的停车位置。

    赵明也不啰嗦,直接一头扎进了车位停好车,

    一下车就笑呵呵指着三轮车斗问到,

    “海参在这里?”

    他刚才在车上居高临下,已经看到了何冬车斗里的泡沫保温箱。

    “大部分在这里,

    还有十几条是今天搞的,我哥们正帮着收拾呢,

    走,坐我车,我带你去他摊位!”

    何冬往一边挪了挪,把车座位让出来一半多,

    示意赵大公子坐上来。

    赵明也不是个讲究人,穿着一身白色的休闲服,

    丝毫不在意地坐在了三轮车座上。

    何冬单手拧着电油门,向码头里面驶去。

    海龙已经回到了摊位上,

    正坐在太阳伞底下打着电话。

    见到何冬带着人一起过来,

    不用问也知道这人是谁了。

    他挥挥手,赶紧结束通话,

    快步迎了出来。

    “哈哈,这位一定就是冬子说的,

    家庭背景深厚,个人能力突出的赵公子吧?

    我是高海龙,跟冬子是光腚一起长大的兄弟。”

    这话可挠到了赵明的痒痒肉,

    他哈哈大笑着,谦虚到,

    “一点虚名,不值一提!

    高老板,咱们都是朋友,喊名字就行,

    可别喊我赵公子,那就见外了哈!”

    “哈哈,那好赵哥,你也直接叫我海龙就行,

    咱们到里面坐着聊,

    我刚从石臼所弄来的早春绿茶,正好泡一壶尝尝!”

    海龙热情地拉上赵明的胳膊,

    就往太阳伞那边走。

    何冬在后边摇头笑笑,海龙这为人处事的能力,

    他真是自叹弗如啊!

    转头从三轮车上把保温箱搬下来,

    交给了小军,让他把刚才处理好的海参也放进去,

    然后才追上海龙他俩。

    太阳伞下,三人围坐在小地桌旁,

    喝着茶,抽着烟,聊着天。

    至于赵明需要的那些海货,一句话就谈完了。

    “保证好质量,价格你们定就行。

    我相信何冬,那他认可的朋友,也差不到哪里去,

    咱们以后的交情,长着呢!”

    “哈哈,赵哥痛快人,我也不矫情,

    尽管放心,质量和价格绝对让你都满意!”

    喝了一会茶,何冬把海参箱子搬了过来,

    让赵明验货,71条都收拾的干干净净,

    总共16斤多一点,

    何冬按340一斤给他算了一下总价,5440。

    赵明爽快地转给他5500,

    然后又转了5000块的定金给海龙。

    三人又闲扯了一会,约好有时间一起喝酒,

    赵明才乐呵呵地坐上何冬的三轮车离开。

    何冬送人回来,海龙把他今天赶海的收获结了账,

    4600块钱。

    何冬从赶海以来,终于第一次收入破万。

    他咧着嘴‘欣赏’着手机钱包里,接近5万的余额,

    哎,离月入10万的目标,依旧任重而道远啊!

    ……

    中午吃饭的时候,何冬把2万块现金交给了老妈,

    “妈,这是我去镇上取的,给你留着当生活费!”

    “哎呀,生活费能花几个钱啊,我还是存银行里吧!”

    何冬笑了笑,反正钱给了,老妈想咋地就咋地吧,

    老人啊都这样,

    腰里没有几个压身的钱,干啥都没底气。

    沈海英拿着钱,笑得合不上嘴,

    儿子这才回来几天啊,就挣了这么多钱,

    她本来有些消停下来的念头,又有些蠢蠢欲动,

    再能早点找到个儿媳妇,就更好了!

    何冬要是知道老妈此时的想法,

    估计得恨自己多事儿,不该一下给老妈那么多钱!

    吃过午饭,何冬没有接着出门。

    他在自己屋里,躺床上刷了一会交规考试题库,

    还用手机搜了一些学车的视频,

    看了一遍。

    随着自己腰包逐渐鼓起来,也激发了他学车的兴趣,

    想早点把小本本考出来。

    当然,他也偷空刷了一会儿讲车的视频。

    人嘛总要有点野心的,

    不然和自家屋山头上挂的咸鱼,有什么区别?

    下午两点,他才再次出门,

    去了海边钓鱼。

    接下来的两天,何冬早上赶海,下午钓鱼,

    终于又弄了30只海参,加上海龙收的52只,

    算是把赵明要的数量基本弄够了。

    接下来他还需要抓石斑和石鲷鱼,

    各20条一共40条,也值当的他下海潜一趟水。

    不过还得等一等才行,

    因为到了周末,妹妹何秋又回来了。

    她最近因为手头钱宽松,大概吃得也好,

    明显比前段时间,圆润水灵了许多,

    个头似乎也长高了一丢丢,

    从原来的156,窜到了现在的158,

    这让何冬和老妈都很高兴,

    就说嘛,这丫头还得长个儿,

    不然的话,在这个遍地坐公交车不拉拉手的地区,

    这要是长成个小土豆子,

    也太对不起他老何家的基因了。

    第二天一早,何冬照例带着何秋去赶海,

    跟海龙结完账后,他又豪爽地分给了妹妹2000,

    让她抽时间在网上买几件大一点的新衣服。

    这才初二,到下半年上了初三,

    个头肯定能突破160,

    她原来的那些衣服就都不能穿了。

    何秋拿到这两千块钱,倒是比上次镇定多了。

    笑眯眯地答应着哥哥,

    至于她小脑袋里怎么规划的这笔钱,

    就不知道了。

    中午吃过午饭,

    何冬开着电三轮把妹妹送到了公交车站,

    目送她坐上了去县城的车,才骑车回村。

    接下来,

    回家把早就准备好的装备带上,

    他就要再次潜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