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给扶风送去支持,刘辩望着自己面前的奏书忍不住苦笑一声。

    弘农太守王宏弹劾麋竺和甄俨,言说二人借天家之名行商贾之事,只知以此牟利,而丝毫不知急百姓之所急,亦不知济危救困。

    俨然是觉得其下商肆应该在百姓受灾之时无条件地献出百姓需要的物资,如此,才配得上其背后的天家之名。

    麋竺甄俨前脚才在筹备雨具和药材的事情上出了不少力,后面就迎来了这么一封弹劾奏书……

    奏书中虽骂的是麋竺甄俨,但刘辩却在其行文之间看出了些指桑骂槐的味道。

    王宏的行事作风和政绩足以称得上是干吏。

    此次华山地震,他也是亲临震中,亲自主导灾后救灾重建。

    寄信之时麋芳已经来到了敦煌郡,又在敦煌购买了一批特产。只是他此行还要再往西域,这批特产只交付了定金,而托付敦煌数个大族合力将特产运到雒阳,再由麋竺支付剩下的费用。

    “子仲畅所欲言即可。”

    刘辩明白了麋竺的想法,如今麋竺与甄俨替刘辩经营的产业主导权在他们俩的手中,直接听从刘辩的命令,属于是皇帝占股的私企。可要是与官府做进一步对接,私企的自由身份就容易丧失。

    “恕臣愚昧,一时之间想不到什么良策。”麋竺拜道。

    “陛下明鉴。”麋竺解释着自己的思路,“臣以为需先有钱财上的支出,才能限制以权谋私之举,后续探查实情若发现不对也不会有所损失。”

    面对刘辩的询问,曹嵩表现地很热切直接:“臣愿替陛下分忧!”

    麋竺甄俨二人算是刘辩给自己留下的白手套,专门用来干那些用官方手段不容易干或是效率低下的事情。

    一直以来两人干得都是些正规商业上的事情,与均输法并无什么牵扯。只是有刘辩作为后台,不用担心官吏这个最大的拦路虎,即便是正当竞争,也足以将产业做大做强。

    “单就各处商肆主事来论,既要信重,不能时时查问,又不能放任,使之滋生奸心……”

    见麋竺在了解到王宏的弹劾后第一时间做此表态,刘辩有些无奈。

    他继续解释说:“陛下容禀,商贾虽素来被视作贱业,遭人唾弃,可若想使产业分布四方,何其难也!”

    他心中也明白,麋竺一定是认为自己的份量不足以与二千石相比。

    只是他的弹劾……好吧,也不能说没有道理,毕竟百姓的生命永远应该被排在第一位。

    麋竺素来兢兢业业,把刘辩交待的事情都办得很好,值得刘辩如此相待,更别说麋竺连妹都已经献过了。

    麋竺顿了一顿,为自己辩解道:“陛下,臣私以为若如王太守所求,只怕将来各处商肆将与均输官无异。”

    短时间内的华山地震外加扶风的极端天气提醒了他,在未来,类似的情况只怕不会少,只是不知应在何处,他需要提前安排好物资运输的准备。

    “无碍!”刘辩大方的摆了摆手,“朕相信子仲一定能想到两全其美的办法。”

    想了想,刘辩说道:“子仲既然认为弘农太守的所求不可行,可有什么良策教朕?”

    刘辩当然希望一旦地方出现天灾人祸,各方都能力往一处使。

    “好,就依子仲之言,先以此法行之。”刘辩说道。

    “朕就知道,公向来忧国忧民,是臣子的榜样!”

    万一再被官府逮着薅羊毛,只怕连盈利都艰难了。

    怀着这样的忧虑,麋竺离开了皇宫。

    “曹公,朕最近很忧虑啊!”

    无论是国库的钱粮还是均输令控制的物资他都不会吝啬,更别说商肆中的存货了。

    归家之后,麋竺得到了一桩好消息,原来是再次带着商队前往西域的麋芳来信了。

    麋竺一惊,他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情为什么陛下会这么有信心呢?

    麋竺虽然成了郎官,但因为一直经营商业,思维还是大商人的思维,更愿意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忽然,他灵机一动,眼下不就是一个解决困境的好方法吗?

    在完成了各地均输官的设置后,曹嵩如今已经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雒阳,统筹全局。

    作为长吏来说,他不可谓不合格。

    对他来说,只要这些物资能起到帮助受灾百姓的作用,便是亏钱又有何妨?

    麋竺见到麋芳此次的先斩后奏,心中欣慰,只觉得弟弟的确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了。

    “若要给予商肆主事便宜行事之权,臣只担心放权容易收权难,之后地方但有所需,往往会先取商肆之财,而若双方勾结串通,则更是难防……”

    直到回到在雒阳的家中,他都没有找到皇帝让他解决的问题的答案。

    ——“子仲的意思是地方要用到商肆中的物资需要先付钱,而后根据查明的实情需要再行退钱?”

    只是初心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刘辩愿意相信人性之美好,正如他愿意相信人性之丑恶。

    他知道,麋竺所说串联谋私的情况一定会发生。

    曹嵩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陛下谬赞,臣不过是在尽臣子的本分罢了。”

    虽然去年曹操没能如他所愿送他的孙女入宫,但曹操给出的理由勉强说服了他,可今年皇后之位的确立以及刘辩“故剑情深”的宣帝之风却让他又后悔了——就算当不了皇后,当個昭仪、婕妤不也挺好的嘛!

    但现下,宫中没有再擢选采女的风声,曹嵩后悔也晚了。

    而相比于麋竺与甄俨的商肆,曹嵩掌管的均输官们专门负责转运贩卖,毫无疑问具备更大的能量。

    刘辩想了想,甄俨不在雒阳,麋竺为了物资恰好在,遂遣人宣见。

    “陛下,臣冤枉啊!”

    遂安抚道:“子仲不必烦扰,朕今日叫你来,并无责怪的意思,只是想问一问个中缘由。”

    “若天下臣工皆如公一般,天下何愁不治啊!”

    刘辩惯例地吹捧一番曹嵩后,说起了正事:“今日弘农、扶风两处遭灾,公出力诸多,朕都记在了心里。朕纵观过往,百十年来天灾频发,临时转运终耽搁时日,不能早做准备……”

    曹嵩睁大了双眼,他敏锐的察觉到了,此事若是办成了,他不止能借机重回三公之位,还足以让他以贤名流传青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