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得这么冷血了?

    眼底阴翳消散些许之后,黄天心里在想这个问题,很想得出一个答案。

    可惜这个答案注定一时半会儿得不出来,或者说黄天不想得出来!

    “呵……”

    摇头轻哂一笑,黄天也不勉强,更不在云山书院藏书阁多待,收拾收拾东西,这就离开。

    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毕竟待的时间不长,没有什么个人物品。

    只需要把自己看过的书籍放回原位,稍稍整理一下就行。

    再就是拿走这两天断续写下的《太平纲领》部份草稿提纲。

    很快,一切妥当,黄天环视一阵,迈步离开。

    做人要利落一些,不能太过拖泥带水。

    走出藏书阁,走出云山书院,走在神都天京的大街小巷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在万家灯火间。

    黄天没来由地感到一阵悲戚与心酸。

    很多问题,不是自己想不去面对,就能不去面对的。

    人越多的地方,社会越和谐的地方,越繁荣的景象,便越让黄天不得不直面自己的内心阴暗,龌龊心思。

    什么叫“大治之前大乱一把,完全可以接受”?

    为了更伟大的利益,所以便能牺牲一些人的性命吗?

    如果那些人是自愿牺牲的,这件事没有任何可以指摘的地方。

    相反,得发自内心地尊重、敬佩!

    可如果大部分牺牲的人不是自愿的,是被牺牲的呢?

    更伟大的利益也落不到这些人或这些人关心的人身上呢?

    明明有更好的措施,可以大大降低牺牲数量,为什么偏偏不去做的呢?

    一个又一个问题在黄天心里回响叩问。

    残留在眼底的阴翳在这种回响叩问之中一点点消散。

    神性、欲求唯我独尊的心理渐渐下沉,没有继续屏蔽掉人性与良知。

    “唉……”

    黄天轻轻叹息一声,走进家里。

    他反省了自己犯下的错误,做出一个新的决定。

    在游戏世界以渊州为主要区域,竖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旗帜,民众高呼“太乙救苦天尊”,渴望迎来天尊,重塑世道的时候,黄天不会再像之前那么冷漠应对的!

    就算想要保护好自己,想要看一看人心,也不应如此!

    太乙救苦天尊,不应如此!

    太平道,不应如此!

    黄天,不应如此!

    认为不应如此的黄天很快又从家里出来,手上拎着个鱼篓,徒步向北走去。

    神都天京不设宵禁,入夜以后更显热闹。

    在大部分人都往城里来凑热闹的时候,黄天是为数不多往城外走的人。

    走着走着,很快便走出了神都天京。

    回头看了一眼灯火通明、恍如白昼的神都天京,看了一眼第二高的钦天监观星塔,第一高的皇宫无名高塔,黄天脚步不停,坚定地走进夜色中。

    安步当车,走向北方。

    出了城,很多顾忌便没有了。

    黄天走得看似不快不慢,实则一步迈出,借地加步,就是十丈距离。

    这还仅是三境抱丹大师的武修,在不动用武道真气和身法步法的情况下,单凭肉身之力做到的。

    实际行走速度比龙驹还快。

    这让同在夜色里,同往北方去的人颇为惊诧。

    倒不是惊诧于三境抱丹大师的境界,而是惊诧于都已经是三境抱丹大师了,这个武修怎么混得这么凄惨,连匹代步的龙驹都没得。

    手中还拎着一个鱼篓。

    当真是怪人怪行。

    一路行去,黄天没有去顾及路人的眼神,自顾自做着自己的事。

    首先是继续洗炼鱼篓中魔蛇的魔性。

    这是一套并不需要多少微操的固定套路,照着之前的做法去做就行。

    魔蛇痛不痛苦,不在黄天考虑范围之内。

    其次是联系妻子景妤,让她在北疆阳关稍等,不要急着出关。

    两人最好结伴同行,如此方能互相照顾。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神祇扮演游戏之中的几件事。

    游戏世界。

    滦州。

    紫竹道人已经率领从神与从神的兵马,率先出发。

    文昌帝君没有随行,而是坐镇黑山。

    反正十六字方针已经下达给了每一位从神,也紧急进行了相关演练。

    相信紫竹道人能够将疲敌扰敌之策,执行到位。

    龚梓臻这个代滦州牧施政能力与手腕确有不足,但是工作态度非常积极。

    接到太平道宗祭李灵素和文昌帝君共同下发的坚壁清野任务以后,马上动员各府各县衙门官吏,动员青壮劳力,展开工作。

    划定区域,动迁,拆屋,砍树,毁路,污染水源。

    保证不给大玄皇朝的五万大军留下一粒米,一片柴,一滴干净水。

    不仅如此,龚梓臻还尝试着对坚壁清野区域适合大军扎营的地方做些文章。

    尽可能让大玄皇朝五万大军不得安稳。

    黑山脚下,先后几批受箓的箓生集结到了一起,由文昌帝君亲自整训,宗祭李灵素在旁学习。

    九州世界大雍王朝的兵法,不是特别契合这些箓生。

    文昌帝君挑挑拣拣,选取了一些适合的部分,教给了宗祭李灵素,然后亲自下场练兵练阵。

    数量不多,三个阵法而已。

    第一个是四象大阵。

    所谓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大雍王朝及军队尤其喜欢并擅长使用朱雀大阵。

    文昌帝君也不例外。

    但文昌帝君这一次给箓生及箓生的兵马神将选取的是玄武大阵。

    玄武大阵攻守俱全,分为龟阵、蛇阵两阵,龟阵主防,蛇阵主攻。

    “可惜无龟。”

    为了更好地让玄武大阵成型,文昌帝君将快要被遗忘的前碧波河龙王提了出来。

    先是让箓生及箓生的兵马神将仔细观摩本质为蛇的碧波河龙王龙躯构造、体验龙威;

    然后以碧波河龙王为模子,讲述蛇阵的几个变化;

    最后把碧波河龙王杀了,将其龙鳞、龙珠、龙爪、龙魂等炼入蛇阵之中,以为图腾。

    玄武者,龟蛇一体。

    现在有了蛇图腾,缺一龟图腾,故而文昌帝君发出了那一声慨叹。

    李灵素听了,当时没有什么表示,只是悄悄离开了一趟滦州。

    待她返回黑山之时,神通“五行大遁”的玄光中掉出一头四品龟妖,丢在了文昌帝君面前。

    蛇阵主攻。

    文昌帝君不需要箓生及箓生的兵马神将在进攻上发挥多大的作用。

    所以六品的碧波河龙王就够用了。

    龟阵主防。

    这才是箓生及箓生的兵马神将组成的军队所承担的主要职责。

    故而李灵素抓了一头四品龟妖回来。

    这之后,四品龟妖重走六品碧波河龙王覆辙,先成讲解对象,再被炼入龟阵,成为大阵图腾。

    至此,守强攻弱的四象阵之玄武大阵,练成。

    后续深入演练,不断加强威力即可。

    第二个是天心阵。

    文昌帝君引以为傲的便是“天心法”。

    从属于天尊以后,进入这方世界,文昌帝君了解到天尊的几次对敌经历,受到启发,将原先个人所用之天心法,转化成了天心阵。

    此天心阵,既能合大军之力,加强主帅之威,也能借天尊信众之祈祷,增幅大军。

    妙用繁多。

    又因为箓生及箓生的兵马神将,皆是天尊的忠实信众,天心阵操练起来,得心应手,威力倍增。

    第三个是三才阵。

    此乃乱战阵法,每三人组成一小阵,每三小阵组成一中阵,每三中阵组成一大阵。

    三三制是也。

    用于双方大军冲阵之后,短兵相接的厮杀之中。

    有此三阵,箓生及箓生的兵马神将,集结在黑山山脚,日夜演练。

    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

    文昌帝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接到了来自太乙救苦天尊的最新指示。

    渊州及其他州的民意,不能忽略,必须重视起来!

    太平道就算现在派不出从神和箓生,也不能置之不理。

    不然的话,渊州及其他州那些渴望天尊救赎,期盼太平道到来的百姓,将会遭到严重打击,付出惨痛代价。

    既得利者,是不可能轻易放弃自己的利益的!

    所谓还乡团是也。

    宗祭李灵素也接到了天尊的指示。

    一人一神碰面,把此事认真商议了一番,做出了计划。

    桃山县、浮黎县等几个率先投入天尊麾下的县令,不是眼巴巴盯着龚梓臻的代滦州牧的位子,想要取而代之吗?

    很好。

    既然你们都想做州牧,那就外拓去!

    渊州的局势需要一位或几位强力人手去维持,谁愿意去,谁能稳住局势,谁就有希望做代渊州牧。

    乃至最后把“代”字去掉,做真正的渊州牧!

    虽然为了迎战大玄皇朝的五万大军,太平道人手紧张,但是派出燕赤霄为首的修士,随行扈从,还是可以做到的。

    而且,渊州那边正在大力发展武道,底子虽然差了一些,但是未来可期。

    燕赤霄投入天尊麾下以后,真真成了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不过燕赤霄自己乐意也就是了。

    为了做好几位代渊州牧候选人的随行扈从工作,燕赤霄还特意写了一封信给又躲起来清修的左牵虎。

    也不知燕赤霄这么做,是出于什么想法。

    出发渊州之前,燕赤霄还从宗祭李灵素这里,讨要了一批武道网络的登录权限。

    并且疑问:“宗祭,有这般好物,为何不在滦州境内推行?”

    李灵素没有回答燕赤霄的疑问,只是让燕赤霄先去渊州完成任务。

    待到燕赤霄带着疑惑走了,李灵素方才看向一旁的文昌帝君。

    不用问出口,便充分表明,她也不解,为何天尊要另起炉灶,在渊州推广武道。

    文昌帝君能给出什么解释呢?

    把祂询问天尊之后,得到的答案如实转述?

    当然不行。

    那样有损天尊权威。

    于是文昌帝君说道:“不是不推行,而是暂缓推行。”

    “暂缓?”

    李灵素冰雪聪明,一听这个说法,就大致理解了。

    感情渊州那些武道修行者,是天尊的实验啊。

    也是,武道网络原先的规模可没有法术网络那般大。

    冰雪聪明的李灵素很快略过了这个话题,转而思考起,该如何进一步贯彻天尊的意志。

    文昌帝君这时也在思考。

    为何天尊会在同一件事上,态度发生反复。

    就在文昌帝君与李灵素各自思考的时候,黄天停了下来,没有继续赶路。

    撇开神祇扮演游戏的反馈,撇开神道《法相金身》,单论武道,黄天现在也是三境抱丹大师。

    又是在大雍王朝腹心之地。

    按理讲,赶个夜路而已,发生不了什么意外。

    但是黄天偏偏遇到了意外,导致他不得不停下脚步。

    这里是一段较为狭窄的山道。

    过了这段山道,再往前走个几里路,便出了司隶地区,进入北疆。

    黄天挑这条路走,本就是因为这是一条捷径,想要快些追上妻子景妤。

    有人拦路,当然选择绕过。

    奈何拦路之人不肯。

    几次摆脱皆不成之后,黄天无奈叹息:“祭酒,何必如此?”

    不知何时又恢复成邋遢模样的国子监祭酒堃蓬挠了挠乱成鸡窝的头发,又伸手搓了搓咯吱窝,打了个大哈欠,睡眼惺忪问道:“小子,你认识我?”

    “只听过名声,见过画像。”

    黄天点头,话锋一转,“不过我想,世间应该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浩然之气如此充裕,但又如此邋遢之人了。”

    “嘿……”

    国子监祭酒堃蓬斜睨黄天一眼,没好气骂道,“你小子居然敢阴阳怪气我?你那个死鬼先生见了我,也得客客气气的!小儿辈当真不知礼数!”

    黄天笑笑,没有多言。

    他先前出了神都天京之后,不用神通“五行大遁”赶路,就是知道肯定会有人要与他同行。

    倒不是觉得来人追不上“五行大遁”的速度,而是不想把自己的底牌全部暴露。

    能瞒一些是一些。

    只是黄天没有想到,会是国子监祭酒前来。

    几句对话,确定了这一点以后,黄天也不想多说什么,只是向堃蓬作揖行了一礼,然后继续向北。

    只是不再尝试甩开拦路的国子监祭酒,一副你愿意跟着就跟上,反正我不主动开口邀请的态度。

    出了山道,借地加步,一步百丈。

    风驰电掣一般!本章完